当东方正处在辉煌的明王朝时,远在阿拉伯半岛东南的阿曼,伊巴德教派确立了对这个地区的统治。这里经历过葡萄牙人的入侵,建立过强大的亚里巴王朝和赛义德王朝,一度称霸印度洋,国土延展至阿拉伯半岛与东非海岸。1970年,不满保守政权的卡布斯在英国政府帮助下,发动宫廷政变,改名为“阿曼苏丹国”,从此阿曼步入现代化社会。
历史上的阿曼是一个被神秘和低调笼罩的国度,而现在他是一个富得流油的油气生产国,除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资源和石油储备,与中国一样拥有几千年的阿拉伯世界历史和传说,乳香、没药、黄金,这些《圣经》中记载的珍宝,至今仍在阿曼的市集中交易。如今的阿曼正站在一个经济转型的历史起点上,与中国在投资、贸易、工程承包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加深,对于谋求出海寻找发展机遇的广大中国投资群体而言,这里是一个充满巨大机遇的市场。
“阿曼政府鼓励中国企业在阿曼投资,特别是在旅游、矿产、能源和加工制造等领域。”阿曼驻华大使布赛义迪在与万物并育对话时这样说。
“ 从“香料之路”开始 中阿两国传承千年的友谊
阿曼是北京奥运会火炬唯一传递的阿拉伯国家,两个古老文明有近两千年的往来。早在公元1世纪,阿曼与中国之间的交流就已开始,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阿曼的特产如乳香、没药便是通过这里传入中国,使其成为著名的“香料之路”。 公元7世纪,该国航海家阿布欧拜德·卡塞姆从阿曼港口城市苏哈尔出发,成功航行至中国广州,成为载入中国史书的第一位阿拉伯人。而后在明代,大航海家郑和曾四次造访阿曼佐法尔等地,带去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物品,并将乳香等香料带回中国,进一步加深两国间的文化联系。 1978年,中国与阿曼正式建交。在新的历史时期,中阿两国面临着相似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两国在2018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在同年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作为中阿合作论坛成员国的阿曼,与中国一道促进双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截至当前,阿曼对中国普通公民实行电子签证(e-Visa)政策,流程比传统签证更为便捷。
“ “千堡之国”阿曼 从古老文明到石油经济的演变
阿曼被称为“千堡之国”,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这里几乎每座城市都有古堡林立,他还是《一千零一夜》辛巴达航海起点,是阿拉伯地区唯一同时拥有高山、大海和沙漠的国家,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号称中东瑞士,4000多年的历史让他充满异域风情。这片原本是农牧业的古老国家,因为石油天然气资源而富得流油,让旁边的也门羡慕不已。
伊斯兰文化下的阿拉伯风情
伊斯兰教在阿曼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受其影响,这个国家跟沙特阿拉伯、卡塔尔一样实行一夫多妻制,最多可以娶四个妻子,不过女性地位比其他伊斯兰国家要高得多,这里的女性可以参与一切社会活动,包括在政府部门任职。 阿曼拥有五百多座保存完好的堡垒,这是他“千堡之国”称呼的由来,这些堡垒大多建于十四世纪。受伊斯兰文化影响,阿曼的建筑、手工艺品、音乐、舞蹈等都融合了传统的阿拉伯和伊斯兰元素,其中清真寺是最突出的建筑特色,传统的金银首饰、陶器、编织、木雕上边通常会刻上伊斯兰图案。 尼兹瓦,以堡垒而闻名的古城 这里的美食相当丰富,融合了阿拉伯、印度、非洲和波斯等各地的风味。有美味可口的炖羊肉菜肴——舒瓦;有用小麦、肉类和香料制成的传统菜肴——哈里斯,通常在婚礼和节日庆祝活动时必选。其他还有马卜萨、哈鲁瓦、库斯库斯、沙瓦玛等等。 阿曼的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沙滩、山地、沙漠等多种地形,吸引了众多游客。在马斯喀特,苏丹卡布斯大清真寺是世界上第三大清真寺,其壮观的建筑令人叹为观止;而马拖拉集市、尼兹瓦集市则充满了阿曼特色商品,售卖服饰、围巾、香料等商品,是体验当地文化的好去处;阿曼国家博物馆则展示了这个国家从小渔村发展到石油国的历史。
探索油气转型的阿曼经济
《古兰经》记载,早在公元前2000年,阿曼就已经是海上和陆路贸易的重要枢纽,更是阿拉伯半岛的造船中心。阿曼拥有3165公里的海岸线,沿海港口那是相当发达,尤其是马斯喀特港,是该国的主要港口,也是中东地区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在石油被大规模发现和开采之前,阿曼所属赛义德王朝曾被英国控制,当时阿曼是典型的农牧业国家,经济落后,沿海地区以捕鱼为生,而内陆地区则依赖农业,包括椰枣、小麦和其他作物的种植。 后来随着石油的发现和开采,阿曼的经济开始发生显著变化,逐渐走向现代化,尤其是卡布斯掌权、阿曼脱离英国控制、开始大刀阔斧发展之后,依靠油气等资源出口,扭转了经济颓势,成为石油富国,并由此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福利制度优越的国家。据说当时处在他西边的也门非常羡慕阿曼及同处于阿拉伯半岛的沙特、卡塔尔,毕竟他们都发现了油气资源,于是也门也是四处勘测,结果啥都没有,所以现在的也门还是非常贫穷。 不过石油、天然气这种不可再生资源毕竟有用完的一天,对此,阿曼政府在积极寻求从传统油气生产国到经济多元化的转型,体现在多个方面,像是旅游业、制造业、绿色能源、渔业、农业、港口及物流、矿业以及咨询及通信科技等行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阿曼在绿色能源和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与中国展开了合作,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为中阿多领域深入合作提供了更多新机遇。 为推动旅游业发展,阿曼推出电子签证、增开航线,如今,游轮从四面八方驶入马斯喀特的苏丹卡布斯港口,带来了大量的游客,促进了当地旅游和餐饮业的蓬勃发展。 在阿曼的华人大多居住在马斯喀特、苏尔、苏哈尔、布莱米和塞拉莱,他们在这里开餐馆和商店,主要以从事商业活动为主。 2022年,中国与阿曼双边贸易额达到404.5亿美元,同比增长25.8%,中阿经贸合作不仅为两国带来了经济利益,也为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提供了平台。 阿曼政府还推出了52亿美元的“阿曼未来基金”,这一资金额度几乎占到了阿曼全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5%,旨在赋能私营部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增强中小企业能力以及促进创业投资,这是阿曼2040愿景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中东宝石”阿曼的市场机遇
为摆脱依靠传统油气的单一产业模式,阿曼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市场机遇无疑是巨大的,而且这个国家的人很有钱,人均GDP近20000美元,所以他在绿色能源、渔业、农业、制造业、旅游业、港口及物流、矿业以及通信科技等领域都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No. / 01
光伏产业 阿曼充足的阳光资源使其成为光伏能源开发的理想地点,阿曼在公布“2040愿景”的长期规划后,一直鼓励可再生能源领域的跨国合作与项目开发,计划到2029年增加约4GW的可再生能源容量。此外,阿曼投资署正在推动首个海外光伏项目,总投资额达50亿。
No. / 02
绿色氢产业 阿曼计划投资1.4万亿美元发展绿色氢产业,确定了到2030年绿氢产量达到100万吨的目标,这一计划旨在通过利用丰富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生产绿色氢。为此,阿曼能源部成立专门的氢能源公司HYDROM,监督绿色氢能源的发展。国际能源署认为,随着阿曼绿氢产业的不断发展,到2030年,当地氢能生产成本有望降至每千克1.6美元,届时阿曼将成为全球第六大氢能生产国。
No. / 03
渔业与农牧业 渔业是阿曼的传统产业,非石油产品出口的重要部分,2023年上半年,阿曼的渔获总量约40万吨,鱼类出口至全球60多个国家。 农牧业方面,阿曼是阿拉伯半岛的主要牲畜生产国,拥有稳定的牲畜库存量,2023年农作物产量达368万吨。这些为食品加工和出口提供了机会,尤其是考虑到全球对可持续和有机产品的日益增长需求。
No. / 04
加工制造业 阿曼的加工制造业正处于扩张阶段,阿曼商业、工业和投资促进部指出,加工制造业存在大量合作机会,所需投资额超过3.17亿美元,这些机会涵盖了从铜制品到钢铁和合金的多个细分领域。
No. / 05
旅游业 阿曼拥有多样的旅游资源,包括沙漠、海滩、山峦、谷地、溶洞等,适合开展各种特色旅游活动。特别是南部的萨拉拉地区,因其凉爽的气候成为避暑胜地。此外,阿曼的生态环境保护较好,拥有著名的海龟、鸟类栖息地和保护区,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自然景观体验。截至2023年11月底,阿曼接待外国游客总数达到350万人次,其中3-5星级酒店的客人总数达190万,收入达到约5.3亿美元。
“ 对话阿曼大使 探索中阿合作的无限可能
在中阿紧密联系、友好合作的愿景下,万物并育创始人、国际公益基金会主席央金卓玛拜访了阿曼驻华大使纳赛尔·布赛义迪,双方探讨了两国在多个领域的深入合作。布赛义迪大使表示,阿曼政府鼓励中国企业在阿曼投资,特别是在旅游、矿产、能源和加工制造等领域。 在公益事业方面,布赛义迪大使强调了发展公益事业的重要性,认为这是造福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和使命,他表示,阿曼政府期待与中国的公益机构合作,共同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截至目前,在万物并育的推动下,已助力中国能源企业参与阿曼的石油和天然气项目开发,推动开发矿产、港口、物流中心等重大项目,支持山东一家大型企业设立金属加工和电子产品组装基地,为中国企业在阿曼投资酒店和休闲设施提供资源支撑。
“ 稳定的阿曼 安全的投资目的地
阿曼不仅是连接亚洲与非洲的桥梁,更是通往波斯湾和印度洋的重要门户,其独特的战略位置为全球投资者打开了通往中东市场的窗口。52亿美元“阿曼未来基金”成为阿曼吸引外资的重要砝码,作为传统油气生产国,阿曼谋求经济转型,对广大中国企业而言是一个值得抓住的机遇。 尤其他身处“中东大染缸”,却一直没有战乱,这与他相对平衡的外交政策,追求和平稳定发展,以及积极与中国等大国开展友好往来密不可分。毕竟阿曼是一个几千年文明的古国,传统的阿拉伯文化和现代的开放理念交织在一起,让这里的人民非常好客、热爱和平,无论是在繁华的首都马斯喀特还是在偏远的乡村,都能让人感受到“阿曼式”的热情。也正是这种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为国外投资者营造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使阿曼成为中东地区最安全的投资目的地之一。 信息来源: 万物并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