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原产国
中国
设置国籍
下载APP
扫描下载APP
在线客服
电话:4008838060
资讯留言
请选择商品原产国
新闻资讯
NEWS
阿塞拜疆与中国经贸关系再升级,互免签证协议预期推动新一轮合作
发布时间 :2025-05-09 10:49:28

随着中阿政治互信稳步加深,经贸合作正进入历史性新阶段。

4月16日,阿塞拜疆-中国政府间贸易经济合作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在巴库召开,除了贸易、投资、绿色能源等议题,双方还就即将签署的互免签证协议达成共识,预示着双边合作将实现从货物往来到人员流动的全面提速。


图片:阿塞拜疆共和国内阁

本文是中亚产业研究阿塞拜疆生意经”系列第25篇,深度介绍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及周边国家(阿富汗、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蒙古)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从高层推动到机制护航

此次会议由阿塞拜疆副总理沙欣·穆斯塔法耶夫与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凌激共同主持。

开幕式上,穆斯塔法耶夫强调,阿中关系已在两国元首的推动下,步入充满活力和多面发展的阶段,去年的战略伙伴关系升级和联合声明签署为未来合作画下清晰路径。

数据印证了这一判断:2023年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21%,达到约37亿美元,2024年第一季度更同比增长37%,已突破10亿美元。阿塞拜疆已成为中国在南高加索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

经贸合作全面开花,互补性日益显现

经济互补性是双边合作快速发展的核心逻辑。

阿塞拜疆不仅是重要的能源输出国,也正积极推进农产品对华出口,尤其看好石榴、葡萄酒、家禽、榛子和杏仁在中国市场的成长空间。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则加快在阿塞拜疆的投资布局。截至目前,中国对阿投资规模已达9.42亿美元,阿方在中国的投资(包含国家石油基金)则达约21亿美元。

穆斯塔法耶夫特别提及的绿色能源和交通运输,是目前双边合作的两大重点方向。

去年,中阿间的过境货运量激增86%

从巴库国际海港到巴库-第比利斯-卡尔斯铁路,阿塞拜疆正凭借其地缘优势成为一带一路重要枢纽之一,助力中欧贸易寻找成本和效率更优解。

从能源到电动公交车,绿色合作再下一城

此次会议另一亮点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

穆斯塔法耶夫宣布,阿塞拜疆即将在总统访华期间,与比亚迪公司签署本地化生产协议,正式迈出电动公交车制造的第一步。

这不仅符合阿塞拜疆绿色交通发展战略,也标志着中国新能源制造正在进入南高加索市场。

绿色能源方面,双方已确认在太阳能和风能开发领域的潜在合作,阿塞拜疆希望借助中国的技术积累,推进本土可再生能源项目落地。

此外,解放区的经济重建也成为中国企业新一轮投资关注的焦点,蚕桑合作项目便是其中一个缩影。13万株桑树已运抵霍贾雷,预计将为该区创造农业新业态。

签证互免,推动“人流”畅通的最后拼图

人员往来是经济合作深化的重要保障。得益于阿塞拜疆此前单方面对中国公民免签政策,去年中国游客数量显著增长。

而此次双方预期签署的互免签证协议,将使人员流动实现双向畅通,有望进一步释放旅游、商务、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潜力。

中国副部长凌激也提到,旅游合作已表现出强劲增长,签证便利化预计将带来新一轮的人员交流高潮,同时促进农产品和品牌认知度在两国消费者间的双向提升。

机制保障下的稳定合作框架

会议尾声,双方签署了两项重要文件:《关于建立联合投资合作工作组的协议》和《阿塞拜疆中国政府间贸易经济合作委员会第十次会议议定书》,标志着双边投资合作机制正式升级。

这一工作组将聚焦投资政策协调、项目落地执行以及营商环境优化,成为解决跨国投资障碍的长期平台。

凌激在总结发言中重申,中国将持续支持阿塞拜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期待两国在高科技、航天、医疗等新兴产业展开更多探索,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和中部走廊框架下加强互联互通。

从战略伙伴到利益共同体

此次会议不仅进一步稳固了中阿战略合作关系,也预示着两国经济合作正迈向全产业链、全要素的深度融合。

伴随互免签证协议的签署,未来两国在人员流动、项目落地、市场拓展上的壁垒将大幅降低,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将前所未有地紧密。

在高层政治互信的驱动下,阿塞拜疆与中国正从传统贸易伙伴,向更具战略协同效应的利益共同体转型。

这场由政策引导、企业布局和市场需求三方共振推动的合作浪潮,正在重新定义南高加索地区的经济版图。


作者:中亚产业研究


最新资讯
NEWS